粘鋼加固技術
對于墩柱結構的脆斷破壞主要是縱筋的細節(jié)設計不當或橫向箍筋的約束不足,致使墩柱的強度與 韌性指標偏低造成的。采用在主筋或箍筋不足的斷面粘貼碳纖維片和沿柱的周邊環(huán)包碳纖維片
。由于碳纖維的高強度、高彈性模量性能,可以有效地約束的側向變形,提高墩柱的強度和韌性,從而提高其抗震性能。
特點
施工簡便、快捷、基本不增加被加固構件斷面尺寸和重量。
鋼板端部錨固非常重要,處理不當易出現(xiàn)撕脫現(xiàn)象,屬脆性破壞。
加固鋼板宜在2~6mm之間,若此厚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,可用濕式外包鋼法或粘碳纖維法。
基層溫度在5℃以下時使用粘鋼法需輔以升溫措施,加快固化
若加固梁柱鋼板較厚時,建議采用外包鋼法。此方法在增層及抗震加固中經常使用。
當原構件處于高應力狀態(tài)時,宜采用卸荷方案,消除新舊材料的應變不同步。
框架節(jié)點負彎矩段構造較難處理,建議采用局部調幅法,盡量優(yōu)先粘貼梁底。
適用范圍
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的一般受彎及受拉構件。
使用環(huán)境溫度不超過5~60℃,相對濕度不大于70%及無化學腐蝕的使用條件為限,否則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。
當構件混凝上強度等級低于Cl5 時,不宜采用本法加固。
將抗拉強度極高的碳纖維用環(huán)氧樹脂預浸成為復合增強片材;用環(huán)氧樹脂粘結劑沿受力方向或垂直于裂縫方向粘貼在要補強的結構上,形成一個新的復合體,使增強貼片與原有的鋼筋混凝土共同受力,增大結構的抗拉或抗剪能力,提高強度、剛度、抗裂性和結構的延性。
構件受彎破壞的典型破壞形式是產生橫貫受拉區(qū)的集中裂縫;而構件受拉區(qū)表面粘貼了碳纖維片后,當構件受荷載作用時,裂縫難以進一步擴展。因此,跨中的集中裂縫被“分散”成短小而細碎的裂縫并均勻地分散于構件的受拉區(qū),使構件截面受壓區(qū)高度增大,在碳纖維的增強作用下,使受彎構件的承載能力增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