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噴射工藝流程
日期:2011-12-14 16:15:29 瀏覽量:954
混凝土噴射工藝流程
噴漿和噴射混凝土常用于下列場合:
(1)局部和全部地更換病弱混凝土;
(2)在板、梁等構件的下面增補混凝土;
(3)增大磚墻、柱、襯砌等結構件的截面;
(4)增設防水抗?jié)B層;
(5)更換及增厚混凝土保護層;
(6)填補混凝土及磚石結構中的空洞、縫隙和麻面等。
噴射工藝
按施工工藝的不同,噴射混凝土可分為干法噴射、濕法噴射和半濕法噴射3種。
干法噴射,是將材料干拌合后,用氣壓把它以懸浮狀態(tài)通過軟管帶到噴嘴,在距噴嘴口250~300MM,將多股細水流加入料中進行混合,最后噴到噴射面上。
濕法噴射,是將干料和水攪拌后,用泵將濕料送至噴嘴,在噴嘴處加入速凝劑后,用氣壓將混凝土噴出。
在日本,為了減少噴射粉塵,在距噴嘴數(shù)米處供給壓力水,這樣拌合的材料為干料,而噴嘴噴出的材料為濕料。因此,這種方法稱為半濕法。
干法噴射具有材料輸送距離長,能噴射輕型多孔集料等優(yōu)點;其缺點是回彈大,粉塵較大。濕法噴射具有用水量及配合比控制準確,材料能充分攪拌,回彈小,節(jié)約材料,粉塵較小等優(yōu)點,其缺點是輸送的混合料含水量較大,因而容易堵管,其強度、抗?jié)B性、抗凍性受到一定的影響。在建筑結構加工中,干法噴射采用得較為普遍。